海曙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2-25 06:43:02
富士康越来越狂了
一说到代工厂,想必绝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富士康。富士康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OEM巨头,不仅因为它掌握着苹果的业务,还因为中国大陆市场的支持。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帮助下实现了飞跃,其OEM业务也越来越大。如今,富士康已成为全球OEM公司中当之无愧的超级巨头。
令人气愤的是,尽管富士康依靠中国大陆市场兴起,但它对中国大陆却越来越缺乏尊重。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几年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口出狂言地表示:在中国大陆建厂就是在给大陆人民赏饭吃。
郭台铭之所以如此狂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认为抱紧了苹果公司这条金大腿,但郭台铭忽视的是,如果大陆市场不再支持富士康,富士康的大部分OEM业务将瘫痪。
近几年来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环顾全球,唯有我国能够最好地控制疫情,因此富士康的大部分OEM产能都来自中国。几乎可以预见,富士康在疫情彻底根除之前,将不得不依赖中国大陆市场。
如果失去大陆市场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富士康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极端糟糕的境地。
由此便可看出,郭台铭说在大陆建厂是在给大陆人民赏饭吃的狂言自是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脸。当然,富士康在大陆建厂也确实为大陆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但同样的中国大陆也给了富士康很多反馈。这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郭台铭所认为的大陆就离不开富士康。
富士康抽调人才前往印度
然而郭台铭却认不清富士康自身的价值和定位。最近,据报道,富士康计划扩大印度市场,以摆脱对中国大陆的依赖。
根据台湾商报《经济日报》报道,富士康已经做出内部规划,郑州富士康将在端午节前后向印度派遣20多名“高级人才”,为当地富士康工厂提供生产经验。
郑州富士康工厂作为苹果公司在我国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其内部高级人才的含金量有多高不言而喻。现在,富士康已经从郑州工厂转移了20多名高级人才到印度,这意味着富士康打算加强在印度工厂的iPhone生产能力。
郭台铭要跑路?
一些行业专家针对富士康向印度派遣了20多名高级人才的行为进行分析,认为富士康很可能正在计划将印度建设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大本营,简而言之一句话,郭台铭可能要跑路了想转移阵地了。
富士康郑州工厂的生产能力已经很紧张。富士康不应该在这个关头带走工厂的领军人才,但富士康却不管不顾,这也就证明郭台铭对印度工厂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郭台铭想转移富士康的产能早已经有所耳闻。大约五六年前,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苹果公司发出了在越南、印度和其他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进行iPhoneOEM的信号。当时,富士康为了抱稳苹果公司这条金大腿,在越南、印度和其他国家非常积极地建立OEM工厂。
由于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影响,以及印度、越南和其他国家对疫情的控制不力,富士康在印度和越南的工厂几乎关闭。因此,自去年以来,富士康陆续增加了中国工厂的工人招聘,以弥补外国工厂关闭导致的产能下降。
在受到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冲击后,即便大陆市场解决了富士康的产能问题。然而,从富士康向印度工厂输送20多名高级人才的表现来看,郭台铭仍然没有放弃向印度和其他市场转移产能的想法。从这也可以看出郭台铭是真的想要跑路。
富士康转移产能对大陆有何影响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富士康的产能转移能否实现?这又会对大陆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吗?
富士康在近四年来一直致力于产能转移,但收效甚微。富士康最大的iPhone生产代工厂仍然位于郑州,想要转移产能也确实没那么容易。即使真的要做,那么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可估量的,短时间内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如果富士康真的转移产能成功了,对于大陆市场的影响其实是不大的。在过去的五年里,立讯精密和比亚迪等中国公司已经在OEM市场崭露头角,其影响力不亚于富士康。即使富士康真的逃之夭夭,其他国内公司仍将取代富士康。
相反,如果富士康真的将其大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印度、越南和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卫生管控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这些国家的卫生问题恶化,富士康失去了大陆市场这个强有力的后盾,怕是会摔得很惨。
对于富士康想转移产能的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