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2-05 17:48:02
原创刘晓博
今天(11月23日)的新闻联播,播发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通稿,会议宣布: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图)
按照惯例,当国务院提出类似要求之后,最快两天、最慢1周左右,央行就会兑现。
所以,如果快的话:央行可能在本周末就宣布降准。
经常看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最近我多次预测:最迟在春节之前,会有一次降准和一次降息。比如下面这个截屏,就是本号11月20日文章里的:
现在,降准即将兑现了。
“准”,指的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准,就是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可以增加银行放贷的资金,相当于增加市场里的基础货币。
前两天,央行行长易纲在金融街论坛上,就详细谈到了近年来的降准,很多数据非常权威,我引用如下:
近几年我们通过降准来满足货币信贷增长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我们知道,商业银行吸收公众存款,需要按一定比例上缴央行,降准时央行下调这一比例要求,使一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变成了超额存款准备金以便于商业银行动用,这样同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就可以支持更多的货币信贷增长,也就是说降准使货币乘数提高了。
2018年以来,我们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目前中国大中小银行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约在8%左右,还有不太多的降准空间。如果降准0.5个百分点,大约可以释放8000到9000亿元的基础货币,并进一步提升货币乘数。
为什么要降准?
最直接的原因,是最近债券市场出现了显著下跌,引发了中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诱因,是因为近期流动性略微偏紧,导致了市场利率反弹。
另外,广义货币M1和M2的同比增速也在下滑。
M2可以看作是印钞速度,在经济低迷时期,M2应该顶上去才能拉动经济。M1低迷,则主要反映了企业扩张欲望不强,很多钱被存为定期。
这意味,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力,才能撑起经济。
而近期的CPI又出现了下降,从9月的2.8%跌到了10月的2.1%,这给货币政策发力拓展了空间。
所以我判断降准、降息都可能在春节前发生。
当前利率比较低,继续降息空间有限。降准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成为第一选择。
既然国务院已经表态,降准应该很快会来。剩下的悬念是,降准是0.25个百分点,还是0.5个百分点,是大中小银行全面降准,还是部分银行降准。
希望是一次全面降准,也就是0.5个百分点的全面降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国务院会议再次提及了房地产,虽然表述没有新变化,但一件事反复重复说,还是说明其重要性的。(下图)
今年下半年以来,高层关于房地产的表态,已经非常多了:
几乎与此同时,央行官微全文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这份文件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融16条,现在全文发布了。此前我曾分析过这份文件,这里不再赘述。
降准对银行股、地产股都构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