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旅长面见主席,答不出问题,主席很不快:什么少将,芝麻酱

2022-06-22 21:14:00

抖音充值

作者:莫孤烟

抗战之初,延安曾流传一个"少将芝麻酱"的笑话,一些漫画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讽刺作品,主席更是拿这件事来教育广大官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7年秋,八路军359旅某部驻防洛川,而当地也有另一支蒋军部队驻防,相互联络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打起交道来更加主动,供给处给旅长陈伯钧印了一盒"少将旅长"名片。

红军时期,陈伯钧(右)与徐海东(左)、罗炳辉(中)在一起

陈伯钧的确是货真价值的"少将旅长"。当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后,编制完全按照国军原则,各级将领也都被南京陆续授予了相应的军衔,其中朱老总是上将,周副主席、彭总、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叶挺、萧克、宣侠父(18集团军总参议)是中将,左权、徐向前、聂荣臻、徐海东、黄克诚、陈赓、陈再道、周昆、陈光、周建屏、陈锡联、周士第、卢东生、张宗逊、彭绍辉、陈伯钧、王震、倪志亮、王宏坤、王维舟、项英、周素园、童陆生、张克威、彭雪枫、李克农、张云逸、钱之光28人为少将。

陈伯钧当时的职务是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和陈光、徐海东等人平级,当个少将自然是名正言顺的。不过他去面见主席时,却因为一身光鲜的国军军服和那张"少将旅长"名片,让主席很是不快,再加上几个问题没答出来,便挨了主席一顿挖苦:"什么少将,芝麻酱!"

陈伯钧(中)和主席在延安合影

陈伯钧为人忠厚豁达,并非官迷,所谓的"少将旅长"事件其实是一场误会。不过,从此以后,芝麻酱、辣子酱等等各式各样的"酱",就成了军队干部调侃军衔的梗。

1955年授军衔,陈先瑞、韩先楚、刘震这三位南京军事学院同班同学一起合影,他们三人是红军时期的老战友,陈先瑞曾给韩先楚和刘震当过班长。陈先瑞道:"老班长一个中将,如何领导得了两位上将?"刘震答:"什么这将那将,豆瓣酱辣子酱,战士什么时候都得听班长的。"陈赓的孩子问他授的是什么将,陈赓笑答:"芝麻酱。"

陈先瑞(右)与韩先楚(中)、刘震(左)合影

八路军最初接受改编时,因为环境的变化、身份的转变,一些干部思想上出现了波动,如果不及时纠正,后果将会十分严重。例如周昆出走事件就是典型例子。

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少将在武汉开会期间,亲眼目睹了友军长官一掷千金的生活,再看看同为少将的自己,实在是天壤之别,心态顿时失衡。他在返回总部报告武汉会议的情况时,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立即受到朱、彭首长的批评。谁知周昆去意已决,带着3万元军饷不辞而别,从此一去不复返,无人知道他的下落。

官兵一致是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基本特征之一,从红军时代起就一直不设军衔,这主要是考虑到设置军衔会导致出现等级差异,容易滋生"官本位"思想。这个风气要是刹不住,人民军队就有危险。果不其然,就在八路军各级干部刚刚被授予军衔后,个别人中就出现了虚荣攀比的心理,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到1942年初,延安总部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出了暂时不授予军衔的意见,在肯定军衔对军队正规化有帮助的同时,也着重指出当前的战争形式依然为游击战,正规化极为有限,再说各地干部都处在分散状态中,军衔等级也没法统一,很难达到公平公正。最重要的一点是,抗战的艰苦环境要求干部战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在这个时候划分军衔等级,不利于部队团结,有违我军官兵平等的光荣传统。因此,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衔评定至此宣告中止。

八路军在作战中

革命军人扛枪打仗,原本就不是为了当官做老爷。因此,我军绝大多数干部对肩膀上有几颗豆并不在意,甚至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军衔。例如开国少将王兆相就一直不知道自己被授予过军衔,直到他晚年撰写回忆录查史料时,才偶然从一封电报中得知自己在八路军时期还当过上校。

不过,在涉及到外事时,我军干部也会被临时授予军衔,以便于开展工作。例如在抗战胜利后,延安派出了彭真、陈云、叶季壮、伍修权、段子俊、莫春和6人去沈阳和苏联红军洽谈接收事宜。考虑到苏军是有军衔的,延安总部便为这6位代表临时授予了军衔,其中彭真、陈云、叶季壮三人为中将,伍修权为少将,段子俊(东北联络局局长)和莫春和(东北机要处副处长)则为上校。

这些军衔都是为应急而临时授予的,是"非正式军衔",任务完成后也就自动消失了,谁也没把这将那将的当回事。不过,如此一来,他们6人就成了我军历史上最早被己方授予军衔的干部,这恐怕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海曙新媒体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热点新闻、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生活百科、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海曙新媒体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